——訪長安大學智慧油氣田研究院代院長高志亮
近日,長安大學智慧油氣田研究院經學校批準設立。這是中國目前唯一的研究油氣田智慧理論、原理、方法、技術與建設及智慧油氣田業(yè)態(tài)的高校專業(yè)化研究機構。在當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國際油價低位運行,石油勘探開發(fā)行業(yè)遭受嚴重沖擊的至暗時刻,油企的動力和出路在哪里?中國智能油田建設怎樣破局?8月6日,本報記者專訪該院代院長高志亮。
上半場提高效率,取得階段性成果
“如果將中國數字油田建設比作一場球賽,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那么1999~2019年是上半場,下半場則剛剛開始,內容將更加精彩。”高志亮對記者說。
數字油田是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實現油田企業(y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可視化的全面信息化油田。在高志亮看來,中國數字油田建設上半場以提高效率為目標,基本邏輯是“PID”。P即PC,油田企業(yè)用了將近10年時間,在員工中普及計算機操作;I是指Internet(互聯網),通過網絡與網絡之間串聯成的網絡系統(tǒng),讓數據共享、工作更方便;D即Digital(數字),利用技術手段將油田內一切物質、事物完成數字化并利用數字表達,即數字化管理操作。
1999年,大慶油田開始將數字油田理念付諸實踐,隨后在國內逐漸掀起了數字油氣田建設熱潮。20年來,我國數字油氣田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下半場提高效益,數據走向前臺
近年來,5G、北斗、區(qū)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將對現有的油田物聯網實施更新換代,帶來一次油田技術革命。
“數字油田建設的下半場,就必須解決更高級別和更深層次的問題,將油田企業(yè)‘點、線、面、人、財、物’構成的生產運行管理鏈變短,復雜變簡單,形成新業(yè)態(tài),提高效益。”高志亮表示,如今中國數字油田建設下半場的帷幕徐徐拉開,運行邏輯就是“DSC”。
D是指數據(Data),數據將從后臺走向前臺完全取代數字成為主角,讓數據發(fā)揮作用,給數據賦能;S即智能(Smart),給予數據的智能化分析與業(yè)務優(yōu)化融合;C是指云計算(Cloud computing),讓互聯網的相關服務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更加數據化與智能化。
高志亮進一步分析說,數據、智能分析與最優(yōu)化反饋控制,是智能油田的核心關鍵,需要集聚大量精力、人力、財力完成數據治理上云,包括云數據、云服務、云會議、云研究、云制造等,給數據賦能成為常態(tài)化、智能化與最優(yōu)化,在解決油田效率的基礎上節(jié)能降耗、降低成本、減員增效、提高效益,這才是真正的智能油氣田。
各方合力補短板強品牌
“我國數字油氣田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節(jié)奏較慢,上半場用了20年時間,耗時過長。”高志亮坦言,在數字油田建設中還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缺乏自主研發(fā)的油田數字與智能化核心技術、產品,80%以上的技術與產品、100%的核心關鍵技術依賴國外,存在嚴重短板。下半場必須將油田企業(yè)同數服、油服企業(yè)組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創(chuàng)建我國自己的品牌技術與產品,而且形勢迫切。
高志亮認為,建設智能油氣田是“一把手”工程。企業(yè)家要研究油井、研究數據,扛起“數字化轉型”發(fā)展大旗,將傳統(tǒng)油田模式轉化成數字化油田,將數字化油田升級成智能化油田,讓油田由復雜變“簡單”,由多人變“無人”。
同時,高志亮呼吁,油服及數服企業(yè)也要進入數字油田建設主戰(zhàn)場,同油田企業(yè)深度融合,攜手合作打贏下半場;提供最優(yōu)化的組合式技術、產品與服務,將數字化產品轉型成高度智能化與智慧化的技術與產品,解決油田企業(yè)技術瓶頸。
長安大學智慧油氣田研究院的前身是數字油田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3月。15年來,長安大學智慧油氣田研究院專注于油田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研究,其自主開發(fā)的“數據專家”、油田數據治理技術軟件、地上地下一體化三維可視化透明油田技術等成果,已應用國內一些主要油田,并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