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繼內蒙古之后,2020年山西成為歷史上第二個年產量超10億噸省份,并且產量超過內蒙古,重新成為第一大產煤省。
2020年全年山西和內蒙古產量分別為10.63億噸和10.01億噸,同比分別增加8.2%和減少7.8%,兩省區(qū)合計產量占全國的53.7%。
2020年全國煤炭產量約為38億噸,上述兩省區(qū)產量占比已經過半,這一情況充分說明,全國原煤產量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意味著,煤炭調度周轉半徑將進一步擴大。
從2016年煤炭行業(yè)去產能開始,內蒙古原煤產量超越山西成為全國產煤第一大省,這一情況一直保持至2019年。2016年全國原煤累計產量33.64億噸,內蒙古8.38億噸,山西8.16億噸。
2020年這一情況反轉,山西超越內蒙古再次位列榜首。究其原因約有兩個:
一是內蒙古開展煤炭資源領域倒查20年,
二是山西煤炭行業(yè)重組比較徹底,現存煤礦以大礦居多,部分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重組煤礦復產。
2020年3月伊始,內蒙古開始對煤炭領域腐敗問題倒查20年,煤管票管控嚴格,逐月發(fā)放,煤礦生產受限;疊加安全檢查、露天礦征地困難等因素,該省煤炭產量減量嚴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內蒙古煤炭產量同比減少了8500萬噸。
此外,2020年累計產量在5000萬噸以上的11個省份中,8個省份產量增加,3個下降。11個省區(qū),累計產量達36.40億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94.70%。
統計局數據同時顯示,主產地增產明顯的背后是產煤小省產量規(guī)模的持續(xù)萎縮。
2020年累計產量低于5000萬噸的13個省份中,僅2個省份產量增加,其余11個省份下降。累計產量3000萬噸以下的省份為10個,除產量最小的湖北有所增長外,其余均下降。
而這一情況必將會使局部區(qū)域煤炭調運更加困難。滿幫貨運2020年12月初發(fā)布的干線公路大數據顯示,10月以來,全國的煤炭運輸訂單中,平均運距為1204公里,同比增長了5.7%。山西省的煤炭訂單平均運距為852公里,同比增長10.7%,陜西和內蒙古的煤炭運距分別為1184公里和1290公里,同比也均有小幅增長。
之后,隨著全國對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清退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預計上述情況將變得更加突出,這將使得煤炭應急供應保障難度加大。
這一情況帶來的直接后果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煤炭生產進一步向晉、陜、蒙、寧、新集中,一些傳統的煤炭調出省變成調入省,加之“公轉鐵”的實施,煤炭調出的規(guī)格、布局變化很大,給現有運力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
二是電力供需結構性變化帶來峰谷差加大,大中型城市最大峰谷差占最大負荷的比重接近50%,隨著清潔能源發(fā)電比例不斷提高,煤電受季節(jié)極端天氣的影響越來越大,調峰壓力在加大,對于場存較小的電廠來說,短期內需求拉運量的變化將進一步加劇。
在運力配置難以適時跟進,各地電源結構尚未進入穩(wěn)定期的情況下,上述情況或將促使煤價在短期內大幅度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