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國際氯化鉀價格一漲再漲,缺貨的擔憂不斷加深,大合同談判應提前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甚至很早之前就有應該一年兩簽的建議?,F(xiàn)在看來,氯化鉀的進口量并未少多少,難怪當時選擇"硬剛",原來還是心里有數(只可惜大家心里沒有……)。但最近兩個月的進口數量已經明顯減少,而國際價格已漲至550-700美元/噸左右,所以大合同談判可以說已迫在眉睫。然而最新消息稱拖延了許久的邊貿9月份月度進口訂單終于簽訂,關鍵是進口成本略降,是的就是"略降",這是幾個意思呢?
在7月初港口62%白鉀的價格"破四",與此同時國際氯化鉀價格區(qū)間升至400-650美元/噸,而此前的價格區(qū)間是350-500美元/噸,值得注意的是由此東南亞等低端區(qū)域的價格開始被明顯拉升。彼時,港口62%白鉀高端喊價4200-4300元/噸,折合大合同價格高達560美元/噸左右,很多手握貨源的廠商心里默默激動著等待著價格沖破4500元/噸沖向5000元/噸;筆者雖然也覺得不排除還有大漲可能,但是對后市的擔憂也在加重,所以反其道而行分析了一個"安全線",即3700元/噸。
到了7月底、8月初,氯化鉀高價的銷售瓶頸越來越明顯,尤其是政府保供穩(wěn)價力度明顯加大,擔憂的成為了現(xiàn)實,氯化鉀價格回落。起初筆者認為3700元的"安全線"依然有效,但之后政府保供穩(wěn)價的力度仍不斷加大,所以筆者把新大合同450-500美元/噸的預期調整為400-500美元/噸,將3700元/噸這一原本的安全線預期調整為主流價預期。此時,國際氯化鉀價格區(qū)間暫穩(wěn)在400-680美元/噸附近。
8月底、9月初,國際氯化鉀價格區(qū)間漲至500-700美元/噸,但與此相對應的卻是國產鉀將被大幅降價300元/噸的傳聞,漲與跌的預期不停碰撞。業(yè)內心態(tài)也被磨成了"不怕大落,不敢賭漲;漲不漲的就讓它隨緣吧"。在傳落而未落之間,港口62%白鉀低端價格曾跌破3500元/噸,但只是曇花一現(xiàn),很快又有所回升。
近日有國際消息稱氯化鉀低端價格已經達到600美元/噸左右,甚至包括印度招標,再加上近日尿素價格落而復漲,所以業(yè)內對氯化鉀漲價也再燃希望。隨著國際價格不斷上行,進口數量明顯減少,實際上很多業(yè)內都是認為新大合同價格低于500美元/噸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所以盡管保供穩(wěn)價的壓力不減,但是或許只能影響需求釋放前的短期市場。目前港口62%白鉀報價恢復到3700-3800元/噸,3700元/噸以內的低價逐漸在消失,這樣的價格大概折合大合同價格為490-500美元/噸。
可是,國產鉀將被大降的傳聞依然不斷,忽而說就在近日,忽而又說可能下月,總之盡管工廠一直否認有此事,但是市場上的傳聞也從未停息。眼下一個最新消息又橫空出世,就是邊貿拖延了半個月的9月份月度進口訂單終于簽訂,關鍵是傳聞其進口價格略降!前面之所以拖延本來是因為俄方要求繼續(xù)大漲,但現(xiàn)在未漲反降,這是什么意思呢?俄方之前的態(tài)度可一直是很強硬的,當初白俄羅斯與中、印簽訂低價大合同,都是他第一個站出來表達不滿,那現(xiàn)在其態(tài)度的軟化,意味著什么嗎?因為國際高端價格的瓶頸?因為國際產能的增加?因為白俄羅斯被制裁可能借道?因為政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