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從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傳出消息,該所非金屬催化團隊研究員張建等在耦合場催化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創(chuàng)新地提出碳煙燃燒的電氣化催化方法,突破了傳統(tǒng)熱催化的碳煙起燃溫度限制。
這種催化燃燒電氣化方法有望用于柴油車及油電混動車尾氣后處理,即以車載電源為動力并將電氣化策略集成到電子控制單元,實現碳煙顆粒物排放的實時控制。
在該研究中,科研人員嘗試將非傳統(tǒng)的電加熱方式引入催化燃燒過程,發(fā)展出碳煙燃燒的電氣化催化方法。該方法只需施加低電壓即可實現碳煙的高效催化凈化,擺脫了外加熱源并減少了熱傳遞損失,能耗可降低一到兩個數量級。
催化燃燒是有效降解碳基污染物的普遍方法。傳統(tǒng)催化燃燒方法雖然可以將碳煙起燃溫度降至排氣溫度范圍內(約300℃)以實現其被動消除,但車輛處于頻繁怠速狀態(tài)下排氣溫度低于200℃,現有技術較難突破這一溫度限制。
寧波材料所非金屬催化團隊多年來致力于多相催化研究,開發(fā)用于生物質轉化與典型化工反應的高效多相催化材料,在活性位設計合成與反應機理研究上持續(xù)取得進展。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依托負載鉀的納米氧化錫銻導體催化劑,設計了程序控制電功率線性增長的電氣化策略,對導電納米金屬氧化物施加低電壓形成貫穿電流,產生電熱效應和電子效應引發(fā)與之接觸的碳煙燃燒反應。
實驗結果顯示,在通電初始5分鐘內可完成50%以上的碳煙轉化、燃燒溫度在75℃以下,降低了燃燒溫度對催化劑—碳煙接觸方式的依賴,性能遠優(yōu)于傳統(tǒng)熱催化反應(50%碳煙轉化率、溫度超過300℃)。
同時,科研人員通過機理研究揭示電流可驅動催化劑晶格氧移動,促進晶格氧與碳煙的反應,從而提升活性結構催化碳煙燃燒活性。此外,科研人員還發(fā)現了導電催化劑顆粒與碳煙顆粒之間相對的電場力流化效應,即兩種顆粒在電場庫倫力作用下會產生逆向運動,該效應可增強催化劑和碳煙之間的接觸。
該成果由張建、濟南大學教授張昭良與中科院磁性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鐘志誠合作完成,已申請中國發(fā)明專利2項、申請專利合作條約1項,獲授權中國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軟件著作權1項。此外,基于納米電熱催化的整體器件也在甲醛降解、殺毒滅菌等場景展現出優(yōu)異性能。